当前位置 : 主页 > 盛大传奇归来sf > 正文

从杨佴旻的探索37传奇游戏看传统水墨画的复兴之道

杨佴旻《周末》32.2×56.4cm 2002年作 纸本设色

杨佴旻《周末》32.2×56.4cm 2002年作 纸本设色

杨佴旻《秋水无声》70X70cm 2014 纸本设色

杨佴旻《秋水无声》70X70cm 2014 纸本设色

杨佴旻 《红叶》69×68cm 2001年作 纸本设色

杨佴旻 《红叶》69×68cm 2001年作 纸本设色

  作者:胡继华

  疑虑更兼恐慌,漫无边际的猜测总无法令人释怀。于是,打开画册,眼见为实:晚期印象派色彩铺陈、中国传统水墨的点线型构以及日本传统的抽象抒情,融合为杨佴旻独特的水墨画语,自有一种韵律与气势交叠的生命涌流其中。初识画面,笔者感到,如此风格水墨画同传统规范下的水墨画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笔者翻腾网络,却不见杨佴旻太多的宣言。于是拨通了他的手机,做了一次简短的交流。低调的杨佴旻惜言如金,交谈中间,他有一句话特别让笔者感兴趣,而且确实与笔者自心发生了共鸣。他说:生在今日,中国艺术家只能做而且只该做当代的事情。“六合同风”,“诗画同命”。杨佴旻的这句话让人想起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同样的感叹:作家不能做他想做的事,而只能做他能做的事。乍听起来,好像作家与画家都无法超越时代而沦落为“实用主义”,无奈地取法“犬儒姿态”。然而,冷酷的现实往往有绝对的权力,故而立竿见影者寡而高瞻远瞩者众。坦率地说,彻底的立竿见影,势在真正的高瞻远瞩。杨佴旻的立竿见影表现在,他在水墨画领域坚定地探索,推进了向传统艺术的“色彩外转”,同时激发了精神艺术的“心灵内转”。同时,他以低调的方式表现了一种远见,那就是以一种艺术体裁为主角书写出韵律与气势交融的当代艺术史诗,以艺术创新敞开传统文化精神复活的空间。

  端详杨佴旻的画图,顿时觉得一方宣纸,万种风情。风情不是矫情,而是“色”情。笔者造次用词,毫无贬义,也非哗众取宠:“色”情,在此特指在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换过程之中被艺术家传唤到画面之中的色彩,以及通过色彩所表达的个体感受与普遍情绪。色彩传递着客观表象的丰盈与斑驳,也迎合着主体情态的动变与繁多。眼目之欲,首在吸纳宇间的纷红骇绿,表现心中的万怪惶惑。色彩是近代绘画艺术的图腾之一,为油画、壁画、水粉画、水彩画预定了不可以轻易超越的命运。然而,援色彩于宣纸,来激活和改造传统的水墨画,到底有没有美学上的合法性呢?从晚明到20世纪90年代,壮怀激烈的中国现代艺术史似乎做出了令人失望的回答。传统水墨画的现代变革尝试多多,而果实贫瘠。传统水墨画的笔情墨趣作为一种群体性艺术意志而制约着艺术家的探索,而在水墨空间留下了太多的苍白。在传统的水墨空间,韵味有余而气势不足,灵性氤氲而真体荡然,不能不说是一种无气之韵,无体之灵。美则美矣,美至恐怖。如何走出现代艺术的困境,推进水墨画的现代转换,而又不落入西方和中国的窠臼?

  杨佴旻的探索堪称示范,执着地指向了艺术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他的理想是援水墨画于现代世界,让传统艺术精神在全球化时代安家落户,气韵远扬。他的具体做法是将色彩融入水墨空间,让逸笔写意的画面呈现生命的斑斓。实在说来,这项探索充满艰辛,甚至还可以说这条探索之路危机四伏。因为,色彩同水墨,疏于不同的艺术传统体系:色彩是油画的语汇,属于西方艺术传统;水墨是山水画的语汇,疏于中国艺术传统。更深层的矛盾还在于,色彩发生在直接的感性层面,而水墨是色彩的抽象。在各自的艺术传统和艺术门类体系中,艺术家如果恪守规范,就只能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宣纸不能表现斑斓的色彩,因而水墨无“色”,冲淡无“气”。杨佴旻反其道而行之,打破了中西传统艺术话语体系,将水墨置于色彩的浸润之中,而用宣纸为艺术母体孕育新生的水墨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杨佴旻的画面呈现出一种“色彩”渐渐强化的趋势。先容笔者挑选出三幅作品,予以比较分析:《以莫奈作品为蓝本的风景》(1995年),《周末》(2002年),《太行秋色》(2006年)。

  《以莫奈作品为蓝本的风景》及其同类的作品,是杨佴旻玩赏色彩,探索水墨画创造性转换的起点。本该说,这种起点的选择已见不凡:以西方印象派为参照而突破水墨画的艺术规范,在宣纸上造就斑斓色彩。以印象派为风景蓝本,杨佴旻表现出两种意图:一是凸显色彩的意义,二是展示外向的求索。略知艺术历史的人,不会不知道,印象派艺术家视色彩为艺术之永恒,而对之顶礼膜拜。色彩就是梵高梦中的迷狂,脑中的太阳,和心中的风暴,而不啻是艺术家的宗教。(1)艺术家以印象派作品为蓝本描摹风景,就是要矫枉过正,参照西方而超越传统艺术的局限。具体说来,就是用薄脆轻飘的宣纸来承载厚重汹涌的色彩。这是一种危险的探索,又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同时又是唯一的成就——仅仅属于杨佴旻的成就。仅仅用融合中西、汇通古今来述说这一成就,显然是难以到位的。应该说,心情扎根人性,艺术无分中外,艺术家将中西冲突的艺术话语置于一纸,而将张力引至极限。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冲突的对话中,中国艺术母体(宣纸)的脆弱转化为优势,水墨之间,同样容许色彩斑斓,劲歌狂舞;西方艺术母体(画布)的强权转化为顺服,方寸之上,同样容许韵味流溢,恬淡安宁。流连花团锦簇,色彩一饱“眼欲”,层色渐次加深,引人朝风景深处注目,直达无限的空灵。“深远”转为“迷远”,那是艺术家无穷意志的象征,以及对观众探索欲望的诱惑。艺术家笔下色彩涌流,表现出世界的无限生机,同时表现出一种外向的艺术意志。中国艺术传统历来主张“返身而诚”与“寂照忘求”,闭锁于内在世界而安息在虚灵之中,此等艺术姿态显然难以同当今世界合辙。通过以色貌色,以彩赋情,杨佴旻渴望走出古代艺术家的孤独和虚灵境界,而拥抱色彩斑斓鸢飞鱼跃的生命世界,那些水墨风景之中却保藏着笔墨的飘逸与意境的空灵。不过,色彩转向,外在求索,这种艺术意志的当代向度已清楚地呈现在水墨风景之中,而杨佴旻谱写出了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的“史诗”之中的色彩强音。

上一篇:拉菲传奇传奇霸业 美酒入门之约
下一篇:浪漫情人节 夏传奇霸业威夷不可错过的7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