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主页 > 网页版传奇归来 > 正文

周懋琦遗珍展37传奇网页版》在南通落幕,南通网

周懋琦遗珍展37传奇网页版》在南通落幕,南通网

周懋琦画像

筹备3年,展出4个多月,参观人次近10万。前天,《清苦忠直梦强国——周懋琦遗珍展》在南通博物苑圆满落下帷幕——

  自2月15日至6月26日,《清苦忠直梦强国——寓通先贤周懋琦遗珍展》在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展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立体再现了从南通走出的爱国志士周懋琦的传奇一生。4个多月来,展览吸引参观人次近10万,获得了一致好评。展览虽已落幕,但先贤的爱国精神、强国梦想永远鞭策着后人。

  前后筹备3年,两岸多地搜寻遗珍

  “关于周懋琦,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们希望这个展览是引玉之砖,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这位爱国志士的关注。”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周昶介绍说,为了办好这个展览,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位从南通走出的台湾知府——周懋琦,早在2012年,南通博物苑就开始着手筹备工作,先后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福建、台湾、湖北等周懋琦生前担任官职的地方和场所搜集资料。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有一个人热切地搜寻着关于周懋琦的资料、文物,她就是周氏第36代后人周秉华。周秉华童年曾在南通度过一段时间,“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起过这位先人的故事,但只是口口相传,关于他的很多文物已经损毁殆尽。”周懋琦本籍安徽绩溪,因祖上经商而迁居南通城内掌印巷。这些年,周秉华去过绩溪寻访周氏祖祠,密切关注着与周懋琦有关的一切人、事、物。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她还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安徽绩溪城西周氏宗谱》,了解到周懋琦是周氏第32代传人。“当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一下子更坚定了寻访周懋琦足迹的信心。”

  2009年,为了弥补祖辈的遗憾,也为更多地了解这位祖辈口中的传奇人物,周秉华踏上了赴台寻访之旅。回忆起在台湾搜寻周懋琦史料时,她激动万分,连称整个过程异常顺利,因为周懋琦所撰写的《全台图说》得到了台湾方面的高度重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亲自打电话来致以问候。在台湾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帮助下,周秉华寻得了不少珍贵遗物。

  南通今年76岁的周声老人,因爷爷与周懋琦是堂兄弟,他小时候经常去周懋琦位于掌印巷的老宅玩,也从爷爷口中听说过不少周懋琦的事迹。“由我这位堂伯祖父主持建造的‘平远号’舰艇,2016最新传奇网页版私服,还参加了甲午海战。”听说要办展览,他第一时间贡献了不少私人收藏。

  经过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搜寻,前后筹备3年,今年2月15日,《清苦忠直梦强国——寓通先贤周懋琦遗珍展》在南通博物苑新展馆开展,通过周懋琦墨迹、用物、著作、收藏品等一件件珍贵的遗物,立体再现了这位从南通走出却曾鲜为人知的台湾知府读书、为官、治学的一生。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不同人群观展

  展览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每一场展览都有一定的观众群。为办好周懋琦遗珍展,南通博物苑采取多种措施,如撰写了面对不同青少年、成人、专家等不同人群的讲解词等,尽可能地吸引南通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观展。

  2月17日,南通博物苑专门举办了一个社会教育活动,为小小讲解员、志愿者以及专职讲解员们细述周懋琦的生平事迹,让大家了解这位一生清苦的爱国者。

  展览的第一部分“寓居南通”,展示了周氏家族在南通生活的痕迹。从展出的老宅照片中可以看到,宅子分东西两部,其大门与西宅如今保存尚属完整,而另一部分,现在已经是机关幼儿园的一部分了。讲到周懋琦故居后屋的偏门门板时,小小讲解员一起认读门板上的对联,场面十分热烈。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这天,一场以《一把算盘引发的故事——周懋琦与中国近代海防》为主题的公益讲座在南通博物苑报告厅举行,吸引了南通濠北社区居民和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师生近50人前来听讲。

  在“提学英法”展块,有一大一小两把算盘颇为引人注目。其中小一些的算盘,上行有四个珠子,比普通算盘多出两个,算盘上面所刻众多的计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则更加罕见。这是南通地方史料研究专家、南通博物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鹏在1985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发现的。坊间曾经的说法是,当年建造北洋舰队著名战舰“平远号”时,就是用这把算盘演算出大量数据。“那也许是后人对周懋琦身兼学者的美好想象,经过严谨的考证,并无此事。”赵鹏介绍,事实上,光绪十年(1884年),周懋琦出任福州船政局提调道员时,向外国教习学习天文历法时而制作了这个算盘。

  正在积极联系,力促展览赴台展出

  在周懋琦遗珍展展出的4个月时间里,参观者纷至沓来,既有市民、高校学生、未成年人、外地游客,还有来自宝岛台湾的青年创业团体,不少人在留言簿上留下参观感言。

  同时,这个展览还受到很多周氏后人的关注。“我前后去了5次,每次都深受感动。”从本报退休的周其寅介绍说,“周懋琦和我的祖父周懋修是堂兄弟,当年祖父全家从安徽绩溪逃难来南通,多亏了这位堂伯祖父的接纳和照顾。”

  在二楼展厅,周其寅对“寓居南通”“出仕闽台”“提学英法”“尽职津鄂”“蓄书治学”“薄海同钦”6个部分进行细细研读。展出的多件珍贵文物中,他对两件展品印象格外深刻。

  一件是周懋琦家书手卷。光绪四年(1878年),他写信给父亲,详细地禀报了在台湾参与“开山抚番”的艰苦经历,讲到自己“一生只剩皮与骨而已”“刻下亦无分文也”。周其寅说,在台湾期间,周懋琦兴水利、筑道路、崇祀典,安抚原住民,受到“心精力果、识裕才长、操守清廉、土民爱戴”的好评。

  “在台湾的那些年里,身为堂堂知府,周懋琦却是艰苦度日。这份家书就是他‘做官清苦忠直’的最好写照。”周其寅说,清苦忠直不仅是周懋琦的为官之道,还体现了他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我要把‘清苦忠直’作为家训,代代传承下去。”

  另一件便是《全台图说》。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制造了“牡丹社事件”,清政府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赴台办理交涉,周懋琦也参与了前敌谈判。事平后,周懋琦组织福州船政局学员开始对台湾全境测绘。图成,周懋琦撰写了《全台图说》,记载了台湾的疆域区划,其中关于“钓鱼台(岛)”的一段记录“山后大洋有屿名钓鱼台,可泊巨舟十余艘”,成为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的重要历史证据。“《全台图说》我是第一次看到,特别激动!”周其寅说,老周家的先祖给钓鱼岛画了个圈,它是出不去的!

上一篇:招宝生态农传奇归来庄,男人的泪2011
下一篇:魔兽世界37传奇网页版里的“货币战争”